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校园新闻
十堰市柳林中学开展清明祭扫烈士陵园活动
苍松肃立怀忠骨,白菊静默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厚植家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十堰市柳林中学于4月3日上午组织师生代表赴郧阳区烈士陵园开展"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校党委书记王佑璋、副校长靳强带领政教处、保卫处相关工作人员及300余名师生共同参与这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
国歌铿锵启追思 誓言回荡砺初心
上午9时,祭扫活动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全体人员肃立注目,雄浑旋律激荡着对先烈的无限追思。王佑璋书记发表了题为《祭奠英烈敬先烈 学习楷模勇担大任》的讲话,为大家讲述了革命先辈何世昌的故事,深情回顾了何世昌烈士为党为国奉献的一生:革命先烈用生命诠释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新时代青年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让信仰之光照亮奋斗之路!
随后,学生代表护送花篮缓步走向纪念碑,王书记与靳校长仔细整理缎带,全体人员以三鞠躬礼、集体默哀三分钟表达崇高敬意。
描金绘忠魂 静默传薪火
在庄重的集体宣誓环节,校团委书记朱博妍带领全体师生握拳明志:"我志愿继承先烈遗志,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之中国!"铿锵誓言在陵园上空久久回荡。祭扫实践环节中,学生们分组开展烈士墓碑描金、纪念碑基座清洁等志愿服务。最后,全体人员绕碑而行,诉说新时代青年对先烈的庄严承诺。
红色基因润心田 奋斗精神启新程
"当我的指尖触碰碑文时,仿佛触摸到了滚烫的历史"。参与活动的高二学生李同学感慨道。活动落下帷幕,但精神的传承永不止息。十堰市柳林中学将持续开展系列活动,让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日常、化作经常,引导青年学子将缅怀之情转化为强国之志,奋力书写新时代柳中学子的青春华章!
附王书记讲话稿《祭奠英烈敬先烈 学习楷模勇担大任》
祭奠英烈致敬先烈 学习楷模勇担大任
何耀祖,1905年出生于郧县(今郧阳区)城关镇。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至1927年初,受党组织委派,以特派员身份到湖北鄂城金牛地区领导农民运动,后到北伐军中工作。1927年8月1日,参加南昌起义。1928年初,奉命回到家乡开展鄂西北地下革命斗争。1929年12月,参加了由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领导的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参与建立红七军、红八军和左右江苏维埃政府的工作,任红八军政治部主任兼军委书记。1930年,不幸遭敌杀害,时年25岁。
——胸怀革命理想 大学光荣入党
1923-1925年,何耀祖在湖北省立第十一中学(郧阳中学前身)就读。期间,受五四运动影响,全国各地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帝反封建爱国斗争。何耀祖以满腔热情同进步同学一起参加了罢课斗争,走上街头张贴标语,散发传单,清查日货,创作表达爱国之心、爱民之情的文学作品。在《国耻》短篇小说中,何耀祖写道:“国体耻,匹夫辱,国耻当雪,匹夫有责”“痛恨如虎贪吏敲骨吸髓,似狼劣绅随声附和”。在《百姓篇》中写道:“百姓戴之如日月,亲之如父母。”
1925年,何耀祖考入武昌中华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前身)。大学期间,广泛阅读各种进步书刊,聆听进步人士演讲,接受马列主义的熏陶,思想政治觉悟不断提高,坚定了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1925年秋天,20岁的何耀祖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6年北伐军攻打武昌时,何耀祖与同乡中共党员王省在城内张贴标语,发动群众,配合北伐军作战。同年冬,受董必武、陈潭秋的委派,以农民运动特派员的身份,到湖北省鄂城金牛地区领导农民运动。他以卓越的组织领导才能,一举发动了十万农友和工人群众的金牛起义,与土豪劣绅、反动资本家进行了坚决斗争,显示了工农大众的强大力量,有力声援了武昌城区的革命运动。同年,介绍杨献珍同志入党(十堰市的第一个院士、曾任中央党校校长),杨献珍多年后还说:“何耀祖是我的革命引路人。”
1927年大革命失败前后,党组织派何耀祖到北伐军工作。他在北伐军中英勇善战,身先士卒,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北伐军进驻南昌后,何耀祖在周恩来、朱德、贺龙等的领导下,积极参加了举世闻名的“八一”南昌起义,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人民军队的光荣一员。南昌起义后,何耀祖所在部队南下攻打广东,在汕头遇强敌围攻而失败。后辗转上海转回湖北,继续从事地下革命工作。
——狱中不屈不挠 出狱参加起义
1927年12月11日凌晨,震惊中外的广州起义爆发。起义领导机关在《红旗号外》中宣布组织工农红军。从此,红军的旗帜在各地的革命武装中陆续使用。
1928年2月4日,何耀祖受命回郧县开展革命活动。当天,当地土豪劣绅就向反动军警告发了何耀祖回家的消息;第三天被捕入狱。狱中,敌人施尽酷刑,何耀祖始终未吐露任何党的机密。敌人威胁:“你若不交出地下党员名单,叫你马上上西天!”何耀祖从容回答:“我为工农贫民而死,死也甘心!”
在狱中,何耀祖虽受尽各种折磨,但始终坚贞不屈,用手纸、木炭写下了《狱中杂记》等十几篇文章,表达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信念。在《绝命词》中写道:“烈士!视死如归然,浩气凌青天,奋身饮枪弹,为工农争利权,头颅抛荒山!”同年2月20日,何耀祖在狱中又写下了《骂劣绅》一文 ,文中写道:“土豪劣绅纵然阴谋得逞,为革命牺牲也显得我忠诚。生为革命人,死为革命鬼,留一个忠义美名革命史上存。”
1929年6月3日,郧县地下党组织营救何耀祖越狱,后经杨献珍及中共湖北省委介绍到上海找党中央。同年12月,党中央派何耀祖同邓小平一起到广西。为了工作需要,到广西后将原名何耀祖改为何世昌。随后,何世昌参加了由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领导的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并参与了红七军和左右江苏维埃政府的创建工作。
1929年12月11日,百色起义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这是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的影响和鼓舞下,中国共产党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又一次光辉实践。
——领导龙州起义 创办进步报刊
1930年2月1日,震惊中外的龙州起义胜利举行,宣告了红八军的诞生,成立了左江苏维埃政府和革命委员会,何世昌任红八军政治部主任兼中共红八军军委书记。在当天上午举行的庆祝大会上,何世昌致开幕词,宣读了《中国红军第八军目前实施政纲》,带领红八军全体官兵在军旗下庄严宣誓:“永远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共产主义崇高事业,不怕任何牺牲,将革命进行到底!”
为了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驳斥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的攻击,何世昌等人创办了《工农日报》和《左江红旗》杂志。在设备十分简陋的艰苦条件下,何世昌拖着虚弱的身体,与编辑埋头苦干。白天向干部群众作演说报告,晚上听取情况汇报,组织写稿改稿,常常工作至深夜,有时彻夜不眠。何世昌说:“这样的紧张工作才有意义,才有价值。”这两份报刊,虽然只出版了很短一段时间,但它们在左江人民心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激发了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指导各族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在龙州起义前后起到宣传、组织和发动群众的作用。
龙州起义后,何世昌等带领红八军战士和左江革命群众,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打土豪、除恶霸、剿土匪斗争,还开展反帝斗争,包围法国驻龙州领事馆,没收其财产,把反动的法国领事驱逐出境。左江地区的革命烈火熊熊燃烧起来了,左江革命根据地成为了当时全国瞩目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当时的中共中央刊物《红旗》发表了题为“赤色的龙州”社论,盛赞左江红色政权“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纪元”。
1930年3月20日,桂系军阀派重兵突袭龙州,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红八军被迫撤出龙州。同年4月,何世昌带着约20名卫士,到右江地区去找红七军。在途经邕宁县马村渡口时,被反动民团包围,不幸被捕。在狱中,何耀祖面对种种酷刑,高吟“视死如归然,浩气凌青天!” 宁死不屈!1930年7月4日,何耀祖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广西南宁,牺牲时年仅25岁。
何耀祖同志虽然只走过了短暂的一生,但他崇高的革命精神和一世英名将永留人间!
习近平总书记教导我们: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梦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作为青年学生,我们要从何耀祖烈士身上学习他的革命理想、爱国精神、为民情怀、斗争本领,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立大志、明大德、担大任。总书记还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百年前的中国青年,面对的是救国图存;七十年前的中国青年,面对的是建国立业;四十年前的中国青年,面对的是改革开放;新时代的中国青年,面对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一定要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坚定信念,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锤炼品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拓进取,矢志追求更有品味更有境界的人生;勤奋学习,在攀登知识高峰中追求卓越,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强国有我,强国有你。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人人争做领军人物,人人树立领航标杆,奋力书写新时代柳中学子的青春华章!